« 旬月阅览室(下) | (回到Blog入口) | 四月踏青 »

年糕·“米齐”·菠菠粿

这是篇旧作,“我的美食地图”系列之一——以前在博上重贴过一些(),但终究觉得炒冷饭无趣,也就没有再继续。这组小文章在道地福州人看来难免不确不实之处,没说透;但在我,真是尽力而为了。说到底,Kidy算不上一个真懂得吃的人。

重贴“年糕·米齐·菠菠粿”是为贴“四月踏青”作个铺垫,其中提到“清明粿”,但要将本文附注其中,未免太长了。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:“米齐”,音zē,我在“开始琐事记”中提过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这个春天阴晴不定,闹病闹灾,又打仗,太多的纷乱叫人心神不安。终于挨到人间的四月天,我们来换换脑筋研究一下福州的“湿点心”吧。

“湿点心”这个词是从周作人的书里借来的,按先生的说法,泛指“一切蒸制及有汤的东西,半干湿的糕和麻糍一类也附在这里。”“用糯米或梗米粉蒸成,与用麦粉所做的馒头烧卖相对,似乎是南方特有的东西”。

福州并非没有“用麦粉(即面粉)所做的”食物,比如光饼,因为与戚继光入闽抗倭的故事有关,故此一向知名(本地人通常拿来夹海苔菜、芥菜或者米粉肉、糟肉吃)。不过比较起来,南方人对用米的运用要得心应手得多。

拿福州人的早点来讲:主食锅边,也就是“鼎边糊”,用的是米浆;配锅边的芋粿,乃是将白芋刨成线丝,调以米浆蒸粿,切为方块,再经油炸;蛎饼,把大米、黄豆混合磨成浆,以海蛎、芹菜为馅,油炸;虾酥也大体类似,不过将点睛之笔换作半大的虾子。台江(区)面上的人更喜食煎饼,也是以米浆(而非面糊),调豆芽菜、韭菜及打散的鸭蛋,倾入平底锅中煎成。得,全是米食。

说到“细点心”,更是以米食为主。碗糕、菜头粿、“米时(shí)”、黄米糕、千层糕……不胜枚举。在我这个外乡人看来,最常见的要数尾梨糕(马蹄糕),以荸荠的淀粉调浆加白糖蒸成,切成块,半透明,隐约可见其中的荸荠碎粒,吃的时候略煎一下,颇为爽口。

更多的“细点心”是与四时节令联系在一起的:大年初一食年糕,寓意年年高升;立春卷春饼;正月廿九,出嫁的女儿回家为娘亲熬拗九粥(类似八宝粥,在婆家熬好带回娘家,要熬一大锅,吃好几顿呢);中秋赠礼饼;重阳食九层粿……应时的小食,是情长意也远的民俗最切肤最温暖人心的注脚。这里只拣我熟悉的几件说说。

第一件当然是年糕,这可是我的旧爱。将压干后的米浆(糯米和大米各半或按一定比例),和以糖油(放在锅里烧热后融化的红糖)或白糖,上下覆以竹叶,在蒸笼中蒸熟即成。成品的年糕个头好似小树墩,质地紧密,凑近一嗅,清香润人。用来供奉祖宗和上界菩萨、神仙的,为图吉利,一般选用红糖粿(年糕);白糖粿(年糕)里呢,里面略加了些花生仁作点缀。年糕煮食、煎食皆宜,炒白年糕淋红糖汁是极妙的风味菜,偶尔我也会生嚼红年糕,总觉得另有一番踏实的滋味。

我与旧爱的渊源由来长久。年幼时曾在福州住过三五年,那时家在乌龙江畔的部队大院,兵卒中以北方人居多,很少接触本地小吃,惟有这年糕是每年必食的。后来,全家移居邻省,只能央求回乡探亲的同事带回小小一块(分量十足,没法多带),当当心心地藏着,晚饭时切一片,在饭上蒸了吃……饶是这样,又怎消受得了那大半年对红白年糕的相思。江西、浙江亦有年糕,类似福州的白粿,以糯米与梗米打制而成。福州(建)年糕的独出一帜,本地人往往浑然不自知,总觉得天下的年糕大约都是这样的呢。

说是旧爱,即是另有新欢,这便是“米齐”(zē)。“米齐”以压干后的米浆(原料与年糕相似)为皮,糯米饭拌红糖为馅捏制成的。“米齐”是福州人供奉“下界爷”和鬼魂用的(供完了自然着落进现世的人肚子里),作素色,扁圆形,四时常备。据说早年福州家家户户都会做米齐、炊糖粿(年糕),现在是没人费那个劲了,多半买来吃。这一买,问题来了,在我看来“米齐”的外观是否完整、饱满、光滑可以不讲究,不腻味人可是最要紧的。

直说了吧,我的心水好“米齐”,来自朱紫坊,就是“破店”所在的那条半边巷——旧宅院后窗偶尔挑出窄长铁皮小招,旧旧的白地上简单地写着:订“米齐”,如是者大约三家,你得留神才看得到。天气好的时候,伊爸(bá)伊姆(mū)一边与街坊闲话家常,一边摆出个小小圆匾。透过蔽尘的玻璃,只见一只只素白的“米齐”,乖巧地停在小小粽叶上,每个不过四角钱。买回家,略微蒸治,清甜软糯,齿颊余香;尤其是做“米齐”皮的米浆研得十分细致,吃起来毫无渣滓……这大概是我近年来吃过的最好的“细点心”了。连一向瞧不上我口味的老妈,都主动把最后一个消灭了去,嘿嘿。

此处的“米齐”做得好,但始终只是自家的余兴节目,少少地做,卖完了明朝请早,卖不完也不在意。这些日子以来,我苦等此处的清明粿(鼓西路的糕饼店也卖来着,甜死了,倒胃口),经过时问了好几次,老人家只不咸不淡地答:还早,差不多日子才做……真是“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万物都有定时……”

截止到写这篇文章,我仍未能尝到朱紫坊的清明粿,只能在这里滴几滴口水,聊聊八卦。民书里说福州本地前朝富户自家做清明粿时,不用手工造型,而用木制的印模,内刻有氏族堂号,故此格外美观……风流总被雨打风去,如此排场早就看不到了;不过朱紫坊昔年为官宦宅邸,做米齐 做粿这么好吃,有独得之秘也说不定哦。

清明粿与“米齐”形似神也似,借着一段春光,出落得格外俊俏甜蜜些:用菠菠菜压榨成汁,渗入米浆,揉成黄绿色的粿皮(所以清明粿也叫菠菠粿),以豆沙、腌制的甜萝卜丝或是花生芝麻等八宝为馅捏制而成,面上略洒些芝麻,或者点粒朱砂。菠菠菜者,学名待考,只知道是一种野菜,味甘,性凉,听起来与周作人先生笔下,民国年间浙东乡民拿来做黄花麦粿的鼠曲草彷佛是一回事……究竟如何,不得而知。

仲春四月,江南草长莺飞,上山踏青扫墓归来,将所折的松枝插在家门口(表明本户已为祖先祭墓了),合家品尝黄绿的米粿,春天仿佛已经从郊野来到家中了呢。总之,提醒诸位,速速前往旧坊巷寻访菠菠粿——错过了这个时节,可就只有等明年啦。

又及:幼年时对红白年糕的相思,在定居福州后竟荡然无存。至于清明粿(萝卜丝馅的),我后来吃了,非常不喜欢那奇怪的口味。同事今年买的清明粿有枣泥、豆沙馅的,但我还是没有什么兴趣。

评论 (2)

我一定要找机会再去福州,去找kidy……

司司:

我喜欢吃萝卜丝的团子

发表一个评论

关于

此页面包含了发表于2005年04月10日 晚上10时53分的 Blog 上的单篇日记。

此 Blog 的前一篇日记是 旬月阅览室(下)

此 Blog 的后一篇日记是 四月踏青

更多信息可在 主索引 页和 归档 页看到。

Powered by
Movable Type 3.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