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同志电影节(6)·《远离天堂》
相关介绍
套用珍妮的话说,《远离天堂》是相当“格式化”的电影。朱丽安·摩尔的演技固然精准细腻,但对解“闷”毫无帮助。
50年代的美国小镇上……
弗兰克:升任经理之后,压抑多年的problem开始抬头。遗憾的是,刚摸着门道,就冒失地在办公室里“搂着个男人亲嘴摸屁股”,被太太迎头撞见(难以解释何以没有锁任何一道门)。在主动然则痛苦地接受心理治疗之后,弗兰克开始酗酒,惜乎如此苦心经营的脆弱防线,还不足以抵挡迈阿密beach boy间不容发的眉眼一瞬。problem归problem,这是个极要体面的家伙,事业固然出现危机,但只因男伴想与自己在一起,便轻易放弃名誉地位,向凯西请求离婚,实在没有说服力。
雷蒙德:弗兰克家新来的黑人园丁。此前,他大约生活在童话世界里,对种族界限啥的全然无所知,温厚坦荡地与女主人谈心,诚邀她前往黑人餐厅共舞。这是五十年代呵,“小石城事件”刚刚发生,金牧师还没来得及告诉世界他有个梦想,negro暗含贬义,雷蒙德真是得风气之先。此外,他还矫枉过正地品味高雅,喜爱米罗一类的现代绘画,并颇有个人见解。
凯西:社交圈子里受人羡慕的太太。除了发觉丈夫的性趣极度震惊,这个女人一以贯之地善良克制,热切又小心地对待接受心理辅导的丈夫,平等开放地对待黑人园丁,衣着得体,言语温厚。即使在心潮最彭湃的时候,也发乎情止乎礼。
如果一件事好得不似真的,可能它的确不是真的。电影开始时,凯西和弗兰克如花似锦、完美无撼的中产生活如此;电影结束时,女主人公理由充足、完美妥帖的婚外春情同样如此。
昨天,好学的danzhu建议我“再多说点‘同性恋运动’,这位主角(Dr. Magnus Hirschfeld)的事迹如果换成争取种族肤色平等,是不是也说得过去?”白人、中产阶级的弗兰克听说妻子与黑人、园丁(哎,他还有片小店,都不能算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呢)有些子流言蜚语,几乎暴跳如雷,全然忘记自己的边缘身份,够讽刺吧。不同的弱势群体有不同的诉求,虽然一般儿处于白眼中,却未必瞧得起彼此。换,如何换?!我用迈克那声冷笑答你吧:“你以为饱遭歧视的弱势群族肯定有高人一等的怜悯心?你以为他们每一个都是‘同是天涯沦落人’的诠释者?”
唉,关于这部电影,迈克的评论酣畅淋漓(《<远离天堂>:人间的条件》),好看得很(珠玉在前……)。只是他文章开头引用的对白,我似乎没有留意到。看来还是不够切身,以至于看电影浮皮潦草。
p.s:《远离天堂》拍五十年代的美国,片名、字幕刻意摹仿当时风尚,粗体手写、花体字……中产阶级太太们开火箭式尾翼的家庭车,穿着搭配过度的裳裙,金红、艳绿,站在修葺美观的屋前花园里,说陈词滥调的客套话。看起来真是闷啊闷!我想念《美国丽人》,中产阶级总算还有错乱疯狂的机会,感谢社会进步。